九月的巫溪縣天元鄉,天朗氣清,400余畝吳茱萸迎風招展,翻滾的綠浪在金色的陽光下熠熠生輝。兩年前,合川區政協委員、區政協副主席、區工商聯主席唐德江帶著他的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來到這里,建起中藥材扶貧產業基地。漫山遍野的吳茱萸為天元鄉百姓送來的不僅是清香,更是未來的希望與信心。
緣起 邁向深山的扶貧產業
這個貧困山村建起的中藥材基地,源于一段偶然的談話。2017年夏天,唐德江在一次與朋友閑談時,對方談到渝東北、渝東南不少地區生態優良,種植中草藥有優越的地理條件,建議他立足中藥生產企業優勢,在這些地區配套建設中藥材原材料基地。朋友一席話,讓他內心為之一動。
朋友口中的山區,有著綿延的山脈、溫潤的氣候、清新的空氣、純樸的鄉民,這讓唐德江深信那里種植出來的藥材將更有靈氣,更有品質保障。而以產業助力發展,也成為他響應黨委政府號召、踐行脫貧攻堅任務的突破口。
探索 合作互利的共贏模式
產業扶貧是一種能激發內生動力、可持續發展的扶貧模式。唐德江深知,只有選準產業,與農民互惠互利,共同發展,才能將這種模式長期堅持下去。
說干就干!2017年下半年,唐德江便在團隊中抽調專門人員,先后前往石柱、巫山等地考察;同年10月,在石柱縣中益鄉簽約試種首批200畝經濟價值較高、且公司急需的中藥材吳茱萸。之后,又陸續在開州、巫溪、酉陽等地的市級深度貧困鄉鎮,與1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簽約建設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2200余畝,種植吳茱萸、菊花等品種,并通過訂單種植建設中藥材產業化推廣基地5000余畝,帶動1800余人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。
為了讓村民安心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,他一方面投資420余萬元用于中藥材扶貧基地建設和種苗購置,共免費發放中藥材吳茱萸種苗24萬株、菊花種苗490萬株,并為農戶免費提供化肥等農用物資,定期開展專業技術培訓、田間培訓等1130余次;另一方面,堅持按市場價和保底價收購,最大限度保護合作社和農戶利潤空間。
2020年,是吳茱萸種植的第3年,植株已經開始掛果,企業和農民都有了回報,一切都向著預期的方向發展。
展望 堅定信守的執著信念
在開州區大進鎮明紅村,每到傍晚時分,46歲的謝道菊都會陪著丈夫圍著吳茱萸基地散步,在習習晚風中感受鄉間生活的愜意。
幾年前,謝道菊的丈夫查出肝癌,不能再從事體力勞動,夫妻倆只好從務工地回到家鄉,巨大的化療費用不斷擠占著夫妻倆僅有的積蓄,而開州區大進鎮是重慶市重點貧困鄉鎮,本地就業機會少,一家人生活舉步維艱。
好在國家脫貧攻堅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大,2017年,該村村委會組織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,并于2018年與希爾安藥業合作開展500畝吳茱萸種植項目,謝道菊除了將自己土地入股獲得股權外,還主動申請在合作社務工,遇到農忙時節,一個月勞動收入能達到五六千元。
看著綠波浩瀚的基地,謝道菊夫婦心中滿含期待,再等兩年吳茱萸就到盛產期了,夫妻倆每年還能拿到一筆可觀的分紅,這讓他們覺得未來的生活有了保障和奔頭。
唐德江說,每次技術人員從藥材生產基地回來,總會迫不及待地向他捎來當地老百姓最真誠的謝意,給他翻看一張張從當地拍回的照片?吹酱迕駛兡樕涎笠缰鵂N爛、純樸的笑容,以及笑容背后飽含的那種辛勤付出后獲得了豐厚回報的滿足感,讓他深深地體會到了什么是精神富足,也讓他對扶貧事業更加充滿信心,激勵他更好地履行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。
對于后期產業發展,唐德江還有更加長遠的規劃。針對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面積不夠、優勢品種不突出等問題,下一步,他將繼續深化與貧困鄉鎮的合作,推廣適宜山區種植、經濟效益較高的中藥材品種,帶動當地群眾共同致富。